近日,延大咸阳医院首例网格状高密度标测导管(HD Grid)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成功开展。在心血管病院吴栋梁院长的带领下,电生理亚专业组蔡萍教授团队为一位持续性房颤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HD Grid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
新型网格正交高密度标测电极导管(HD Grid)
患者袁女士、67岁,常年受胸闷、气促的影响辗转多家省、市级医院,曾行冠脉造影基本正常、心脏彩超检查无明显心脏瓣膜病变,诊断为:“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常年服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近期,袁女士再因胸闷、气短、心悸来我科住院治疗,经精心药物治疗后,使患者症状得以控制。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蔡萍教授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分析,考虑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房颤发作导致心功能下降,诱发心力衰竭。目前房颤治疗的主要方式是射频消融,传统的环肺建模耗时较长,加之术中需冷盐水灌注,患者存在长期心功能不全,术中难以长时间平躺。基于以上困难,蔡萍教授团队经术前充分讨论后,决定使用新一代网状高密度标测导管(HD Grid)完成射频消融术。该导管特定的闭环网状设计、密集的电极间距和双向感知的算法优势,使得术中短时间内即对心房实现完整的基质标测。积极术前准备后,于2022年11月17日由蔡萍教授、赵娟副主任、梁田责任总在该技术的辅助下对心房实施精准消融,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历时2小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耐力明显提升,术后第3日复查心脏彩超EF值从术前36%提升至41%,LA从55mm缩小至49mm。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蔡萍教授介绍,标测导管是医生追踪疾病来源,制定消融方案的重要工具。然而,以往的导管因无法计算电传导的方向,使电信号的标测存在误差,不能准确呈现真实的心脏电信号,导致医生准确定位病灶存在困难。同时,电传导方向以及导管贴靠不充分等因素所造成的低电压区假象,也会严重影响医生的治疗决策。而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柔软的头端伴随着压力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使得压力变得可视化,并克服了贴靠不充分等因素造成的低电压区假象。它快速易用、可安全地进行全心腔内的高密度标测,真实还原低电压信号。并可以记录和进行心电刺激,获得心房和心室内优质低电压信号,创建更完整、更真实的心脏电解剖图像,帮助医生充分了解局部心肌病变的基质,制定最佳的消融策略。同时,Advisor HD Grid标测导管克服了电传导方向限制性,避免传导方向依赖盲区,发现传统环形电极无法发现的Gap而带来的信息遗漏。进而提高房颤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高新技术与临床紧密结合,极大的推动了我院心律失常亚专业的发展,将房颤射频消融治疗又推进了一步。在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推进下,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HD-Grid网格状正交磁电定位标测导管也同样适用于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旁道的标测与消融。
关于房颤与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还增加包括心力衰竭、卒中等在内的疾病发病率。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期节律控制优于室率控制,其可明显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等复合事件的不良预后风险。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疗效有限,也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最新指南指出:1.对于房颤患者,应及早进行包括导管消融在内的节律控制;2.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为一线治疗 ;3.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持续性房颤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复发的主要预测因素,推荐进行导管消融治疗;4. 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若高度怀疑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可行导管消融以改善心功能,以上均为I类推荐。
随着对房颤相关机制认识的加深、导管消融经验的积累以及消融器械的进步,房颤导管消融的成功率在逐渐上升,其并发症亦在降低。经临床研究证实,射频消融治疗房颤,不仅极大缓解了病人的症状,还延长了病人的寿命。而消融导管则是医生实施射频消融术的重要工具和帮助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疾病复发的关键。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证明,射频消融手术对于房颤的疗效显著,阵发性房颤有效性可以达到80—90%,持续性房颤可以达到70—80%,特别是对于伴发心衰的患者更是效果显著。虽然房颤有突发性,还存在很多的纤维化、机制的变化,但是绝大多数病人获得了治愈的效果。房颤消融最大的亮点是延缓了心房纤维化的进展。持续房颤发作下去会演化成心衰,房颤消融术能够让它停留或逆转到很少发作,对患者的获益非常大。只要房颤患者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医生通常应建议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房颤。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延大咸阳医院心三科介入团队将不断吸收和开展国际前沿的治疗技术,为更多的房颤患者解除病痛,造福患者,共筑健康!
科室咨询电话:029-33785983
蔡萍主任医师:13991007796
梁田副主任医师:13891082093
审核:吴栋梁
编辑:宣传部 杜锦臻
校对:宣传部 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