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公众版网站!
当前时间: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居民医保定点医院
967120
029-33766666
“骨”子里的共情——骨科三病区“假如我是一名患者”医护体验活动纪实(2025)
发表时间:【2025-09-28】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84】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提升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与主动服务意识,2025年9月25日,骨科三病区在护士长李敏的精心组织下,成功开展了本年度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角色互换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特别融入了临床教学环节,邀请科室规培医生、护士及实习护士共同参与,通过“体验-反思-分享”的模式,将共情教育与临床带教有机结合。活动伊始,科主任李鹏强调,“要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患者处境的理解,优化服务细节,让患者'少一点麻烦,多一点方便'”,为活动奠定了务实、共情的基调。

      本次活动中,医护人员通过沉浸式体验肩关节外展支具佩戴、膝关节固定支具使用、下肢牵引、轴位翻身、扶拐行走等常见临床场景,深入感知患者在治疗与康复中的实际困难。护士长李敏全程指导并参与,引导大家从操作细节、心理需求、人文关怀等多角度反思服务流程,力求将“感同身受”转化为具体行动。

      体验场景优化与护理改进举措

      1.下肢牵引患者体验

      问题发现:牵引导致肢体禁锢感强烈,患者活动受限易生焦虑。

      改进措施:制定个性化日程表(如分时段安排音乐、阅读),指导使用牵引架拉手、R型垫等辅助工具;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及踝泵运动等康复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

      2.肩关节外展支具佩戴体验

      问题发现:支具抱枕压迫上腹部导致憋闷,患肢悬空感明显,腋下及腰部闷热不适。

      改进措施:在腋下加垫吸汗毛巾,患肢下方放置软枕以缓解悬空;定期调整支具松紧度,并指导患者局部皮肤护理。

      3.膝关节固定支具使用体验

      问题发现:佩戴过程中易碰撞患肢加重疼痛,衬垫闷厚影响舒适度。

      改进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强调双手托举支具避免触碰患处;将衬垫更换为透气纯棉材质,并增加佩戴前宣教内容。

      4.扶拐上下阶梯体验

      问题发现:患肢疼痛僵硬导致心理依赖性强,步态不稳存在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强化“上时健侧先上,下时患肢先下,拐杖紧随患肢!”口诀培训,增加陪护人员保护技巧演练。

      5.轴位翻身体验

      问题发现:患者因恐惧疼痛而全身紧张,被动翻身加剧失控感。

      改进措施:翻身前明确沟通痛点,指导患者配合头肩臀腿整体移动;翻身后立即用软枕支撑背部和膝间,提升安全感。

      临床教学融合:在体验中培养共情能力

      本次活动特别注重教学价值,规培医生、护士及实习护士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整参与各项体验环节。通过“做中学、感中悟”的方式,年轻医护不仅掌握了临床操作要点,更深刻理解了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与实际困难。带教老师现场讲解每个场景的护理重点与沟通技巧,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临床教学全过程,实现了技术培训与共情教育的双提升。

      医护感言:共情驱动服务升级

      活动结束后,医护人员纷纷分享体验感悟,一致认为此类活动对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护士张晓蕾和刘爽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真正站在了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往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治疗本身,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理解到患者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助和焦虑。今后在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积极主动地提供帮助,用共情之心服务每一位患者。 ”

     杨锁平副主任医师感慨道:“成为患者,更懂患者。这次体验让我重新审视医患关系,只有真正理解患者的不易,才能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疗愈心灵。”规培医生冯淇星、魏思源分享道:“这是一次极具价值的临床教学活动,让我对患者需求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谢主任和护士长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加深刻,对我今后的行医生涯将产生深远影响。 ”

     规培护士王锦蕊说:“作为刚进入临床的护士,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今后我会把今天的感悟转化为行动,真正做一名有温度的护士。”

      活动成效与长期价值

      通过本次体验,骨科三病区形成以下共识:

      1.细节优化:针对支具佩戴、牵引护理等环节制定标准化操作清单,减少患者不适感。

      2.沟通强化:推行“五声服务”(迎声、问声、谢声、歉声、送声),提升护患信任度。

      3.文化构建:将“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作为科室年度常规活动制度化开展,使其成为传承“以患者为中心”服务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通过“体验-反馈-改进”闭环机制实现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骨科三病区以角色互换为镜,照见服务短板,亦映照医者初心。正如护士长李敏所言:“当我们躺上病床,才能读懂患者眼中的期待;当我们拄起双拐,方能衡量关怀应有的温度。” 科室将持续以共情为引擎,推动医疗从“标准化”向“人性化”深化,真正实现“骨”子里的共情。


供稿:骨科三病区 张晓蕾
供图:骨科三病区 黄梦娇
审核:姚春和
编辑:成淑平
校对: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