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公众版网站!
当前时间: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咸阳心脑血管病医院,居民医保定点医院
967120
029-33766666
倍他啶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6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7-08-20】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8127】次

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脑血管病科 杜晓霞 慕廷民 袁彩华

〔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81-5572(2002)-8-0744-2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ransientischemicattack,TCD)观察了其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血流动力学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1年4月~2002年4月在我院首次66例患者,均于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入院,合并猝倒发作18例,构音障碍8例,视物模糊7例,一过性面部或肢体麻木13例,耳鸣或听力下降8例,头痛10例,吞咽困难5例。66例,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2.75±10.41)岁。另选健康查体者61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1.63±9.96岁。

1.2 诊断标准 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或呕吐症状就诊,经颅多谱勒(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全部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标准[1~3]: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或体位改变而诱发;②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③有轻微的脑干损害体征;④有动脉硬化诱发因素,心脏血管病史和/或颈椎病史;⑤除外急性脑梗塞,出血,肿瘤或耳疾。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眩晕及其它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眩晕及其它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无效:症状,体征2周内无改善。

1.4 仪器设备。使用德国DWL公司产EME-TC2000型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仪。

1.5 统计方法 数据记录用x±s表示。计量资料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2 观察与治疗

2.1 治疗方法 均于发病后24小时内用药。培他啶30mg与生理盐水250ml或5%葡萄糖同时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用药中未用其他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

2.2 TCD检查,安静状态下,用2MHZ探头常规经枕窗探测推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观测用药前、用药结束时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脉指数(PI)、阻力指数(BI)的变化。

3 结果

3.1 疗效 培他啶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66例,显效5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94%。

3.2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TCD检测发现,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脉动指数,阻力指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3.3 培他啶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培他啶注射用药结束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1)。另用药结束时患者的PI值较用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x±s)

组别 例数 颅内椎动脉 基底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cm/s) 脉动指数 平均血流速度(cm/s) 脉动指数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眩晕组 66 28.60±7.51 28.52±8.11 0.69±0.11 0.71±0.06 27.86±9.31 0.73±0.25
对照组 61 35.0±8.94 34.99±9.12 0.84±0.10 0.86±0.09 38.20±8.99 0.84±0.11
t值   4.632 4.212 8.050 10.963 6.366 3.251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表2 培他啶静滴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x±s)

  例数 颅内椎动脉 基底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cm/s) 脉动指数 平均血流速度(cm/s) 脉动指数
左侧 右侧 左侧 右侧
用药前 66 28.60±7.51 28.52±8.31 0.69±0.11 0.71±0.06 27.86±9.31 0.75±0.05
用药后 66 33.51±7.53 34.01±8.00 0.68±0.09 0.70±0.12 34.11±9.99 0.72±0.26
t值   3.751 3.867 0.572 0.606 3.718 0.225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4 不良反应 少数人可出现血压下降,短暂头痛,颜面潮红,恶心、胃肠道不适等,减慢滴速后缓解。

4 讨论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骨质增生有关。动脉内血管造影术被认为是评价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侵入性,费用高,需住院检查及一定的危险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4]。近年来随着TCD的普及,为无创性检查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带来了切实的帮助[5]。表1显示临床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特点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脉动指数(PI)降低,且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I是判断血管外周阻力的指标,PI的降低反应了阻力血管的扩张[6]

盐酸培他啶是一种组胺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特别能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疏通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缺氧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对抗血液凝固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缺血症状。本文结果显示用培他啶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93.94%,表2数据表明,用药结束时能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游国雄,贾启德,施有昆等,轻微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脑干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8.21:14~16

2 安连英,张彩卿,马永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ENG、BAEP、TCD的对照研究[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9:164~166

3 张源祥、赵刚、李栓堂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颅内外超声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6.5(1):28~31

4 陶庆玲,龚承支,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2(1).6~7

5 陈小华、苏镇培、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检查临床应用新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1):32~35

6 高庆春,黄如训,苏镇倍,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合理应用及正确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6(5):附5~6

德善殡葬官网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